上??破沾笾v壇“走進西部”系列暨滬藏疆聯播講座
——第158講《揭秘“嫦娥五號”背后的故事》順利開講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著月壤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任務圓滿完成。作為我國復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獲得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與熱議。12月19日,上??破沾笾v壇“走進西部”系列暨滬藏疆聯播講座特別加場,直追熱點,上??萍拣^與新疆科技館、西藏自然博物館進行三地跨區域聯動直播,為來自上海、西藏、新疆三地的200余名觀眾揭秘嫦娥五號背后的故事!

本次講座的嘉賓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探月女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研究員。講座現場,張研究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三地的觀眾科普了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亮點?它在交會對過程中有哪些細節?從月球上取土究竟有多難?等一系列嫦娥五號成功背后的硬核新科技,同時分享了多年在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領域面臨的挑戰、堅持與探索,慷慨激昂的話語惹得在場觀眾掌聲連連。

“老師,對嫦娥五號探測器控制時間為什么要有提前量呢?”、“從嫦娥一號到如今的嫦娥五號,請問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實現真正的載人登月?”在講座的問答環節中,來自新疆會場的觀眾代表紛紛抓住機會與張研究員互動交流,表達自己的疑惑。面對觀眾的踴躍提問,張研究員都一一耐心解答,一場與嫦娥五號背后英雄面對面的科普交流通過云端在相隔千里的三地之間得以實現,觀眾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

在講座最后,張玉花研究員向當代青年寄語“太空探索的過程意味著人類好奇心的驅動和科技的進步。航天是人類不斷向外探索的領域,我們要去的往往是原來還沒到過的遠方,代表了一種探索精神、創新精神,也代表著英雄情結?!彼膭钋嗌倌耆后w要保持一顆好奇心,勇于創新和挑戰,為祖國未來的航天事業發展而不懈努力。敬佩、感恩、自豪、熱血...這是在場觀眾聆聽講座后的一致心聲,張研究員的聲聲教誨,激起了廣大青年心中的航天夢!